5月18日,中国卫星导航定位协会发布的《2021中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发展白皮书》显示,2020年我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总体产值达4033亿元,增长约16.9%。随着“北斗+”和“+北斗”的深化发展,交通、电力、铁路、石化、通信、军工等行业主动进入北斗产业。未来精准时空服务将逐渐取代目前的位置服务,成为产业发展核心方向。到2025年,综合时空服务发展总体产值预计达到8000亿元-10000亿元规模。
产业结构趋于成熟
白皮书介绍,当前我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领域企事业单位总数量保持在14000家左右,从业人员数量超过50万。截至2020年底,相关上市公司及新三板公司合计84家,涉及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的相关产值约占全国总产值的7.79%左右。
白皮书指出,我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结构趋于成熟,产业链自主可控、良性发展的生态基本形成。
截至2020年底,国产北斗兼容型芯片及模块销量超过1.5亿片,季度出货量突破1000万片;具有北斗定位功能的终端产品社会总保有量超过10亿台/套(含智能手机);2020年国内厘米级应用高精度芯片、模块和板卡的总出货量高速增长,突破100万片,主要应用场景包括智能网联汽车、无人机、农机、工程机械、测绘仪器、机器人和物联网终端等,高精度应用呈现泛在化和规模化趋势。
2020年产业链各环节产值较2019年均有提升。随着“北斗+”和“+北斗”生态范畴的日益扩大,业内外企业对卫星导航器件、终端、软件、数据的采购进一步增加,产业链上游产值实现384亿元,同比增长12.1%,在总体产值中占比为9.52%。
全面融入生产生活
白皮书介绍,2020年,行业高精度应用发展迅速,北斗系统已全面服务于交通运输、公共安全、救灾减灾、农林牧渔、城市治理等行业领域,融入电力、金融、通信等基础设施,广泛进入大众消费、共享经济和民生领域。例如,国家电网和南方电网大力开展电力北斗地基增强系统建设。截至2020年底,已建设完成约1700座电力北斗地基增强系统;基于北斗的农机自动驾驶系统推广应用近4.5万台/套,节约50%的用工成本。
白皮书显示,2020年国内卫星导航定位终端产品总销量超4.36亿台。其中,具有卫星导航定位功能的智能手机出货量达到2.96亿台;汽车导航后装市场终端销量达到281万台,汽车导航前装市场终端销量达到437万台,各类监控终端销量达到419万台。
白皮书称,随着移动位置服务、智慧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,高精度室内外无缝位置服务需求日益迫切,业内相关研发和产业化工作明显提速。未来,伴随物联网、云计算、人工智能等深入发展和应用,结合北斗应用的多源融合室内外无缝定位技术的应用推广,产业融合创新将成为投资热点。
时空服务成发展方向
2020年是北斗三号系统全面建成之年,也是建设完善更加泛在、更加融合、更加智能的综合时空体系的起步之年,未来将带动形成数万亿规模的时空信息服务市场。
白皮书指出,进入新的发展阶段,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生态正在发生显著变化,精准时空服务逐渐取代目前的位置服务,成为产业发展核心方向。白皮书预计,到2025年,综合时空服务总体产值预计达到8000亿元-10000亿元规模。到2035年,预期构建形成智能信息产业体系,创造形成中国服务品牌,直接产生和带动形成的总体产值规模将超过30000亿元。